安溪频道  当天数字报  旧版入口






2025年11月18日

公益诉讼守护文化遗产安全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章梅霞 通讯员张乐涵)“太贴心了,检察院这事办到了我们心坎里。暖心!”近日,家住大华绿洲的陈阿姨在体验了安溪文庙增设的无障碍通道后连连称赞。

据悉,县检察院通过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成功推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溪文庙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增设多处无障碍通道、可移动设施并加强人员值守,有效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行动不便群体的参观便利与安全,提升了公众的参观体验感。这是该院以法治力量守护文物安全,服务文旅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一直以来,县检察院始终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构筑文物安全防护网络,探索长效治理机制。县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于琰峻介绍,为凝聚保护合力,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县文体旅局共同建立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协作配合机制,联合成立县级工作小组,相关创新机制获省、市检察院推广。同时,在安溪清水岩、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重要文化遗产地设立“检察护侨护宝联络点”“检察护宝观察点”,并聘请特邀检察官助理,延伸监督触角。

“2023年4月,通过清水岩联络点接收线索,及时处置一起冒用清水岩名义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事件,有力维护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水祖师信俗’的声誉,相关工作还获得人大代表视察活动的充分肯定。”于琰峻说道。

聚焦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县检察院主动挖掘办案线索,办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诉讼案件。针对西坪镇泰山楼、李光地故居、湖头镇大成祖宇、李氏宅祠以及安溪清水岩等多处文物存在的保护不到位问题,依法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职整改,并成功争取专项修缮资金350余万元。此外,县检察院特别关注古茶树资源的保护,通过对全县古茶树生存状况进行全覆盖调查,就部分古茶树面临的生长环境与安全隐患问题发出检察建议,守护这些承载着茶文化与茶历史的“活化石”。

在强化保护的同时,县检察院注重法治护航与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服务支柱茶产业,检察院深入茶企、协会、茶农开展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网络涉茶违法广告宣传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规范市场经营,并举办“法护茶香”普法讲座,为茶产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同时,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无障碍环境建设,除安溪文庙外,还督促清水岩景区同步完成无障碍通道、专用停车位等设施的建设,保障了特殊群体平等参观的权利,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坚定履行检察职责,充分发挥检察优势,以更高质效的履职和更优品质的服务,精准护航文旅产业发展,为守护千年文脉、促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

--> 2025-11-18 8 8 安溪报 content_161170.html 1 公益诉讼守护文化遗产安全 /enpproperty-->